关税摩擦再次升温,金价5000美元并非天方夜谭?
本周国际黄金价格呈现宽幅震荡走势,核心波动围绕4000美元/盎司整数关口展开。与国际金价的震荡走势不同,国际银价本周走出“持续破高”的强势行情,成为贵金属板块的最大亮点。国际银价10月9日(周四)盘中触及51美元/盎司,年内累计涨幅已超70%。
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/盎司大关,盘中最高触及4059美元/盎司,较今年3月首次突破3000美元/盎司的节点,创下1979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。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刷新了市场对黄金价值的认知,更折射出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深层变革。国际金价突破4000美元/盎司并非偶然,而是短期事件冲击、美联储中期货币政策转向与长期结构变革三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,共同形成了强有力的上涨合力。
短期来看,地缘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构成直接催化剂。2025年全球地缘冲突呈现多点爆发、联动升级的特征,中东局势持续紧张、欧洲边境危机常态化,叠加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引发的治理失效担忧,显着推升了市场避险情绪。与此同时,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在2025年9月已攀升至37.3万亿美元,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信用资产的不信任。
中期维度,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提供关键推力。2025年9月,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,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,市场预期年内还将有两次降息,累计降幅达75个基点。黄金作为零息资产,其价格与实际利率呈现显着负相关性,实际利率下行直接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。与此同时,美元信用弱化引发的汇率波动形成双重利好,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暴跌11%,创下1973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,而美元与黄金的长期负相关性维持在-0.8以上,美元贬值直接助推了国际金价上涨。
长期视角,全球央行购金潮构筑结构性支撑。这种购金行为本质是对美元主导货币体系的“用脚投票”。
国际金价突破4000美元/盎司的深层意义,在于标志着黄金在全球资产版图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重构,其货币属性与战略价值被重新定义。
一是黄金从辅助避险工具升级为信用对冲核心。过去黄金主要作为美元、美债等传统避险资产的补充,而当前市场对传统避险工具的信任产生动摇,美国债务高企、财政赤字扩大的现实,使得美元信用基础持续弱化,黄金定价逻辑转向信用驱动。
二是黄金从储备体系边缘走向核心。2000年以来,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中的占比逐步下降,而黄金储备占比逐步上升。
三是黄金从资产配置的“可选配置”变为“必选项”。依托黄金市场的庞大规模及与股票、债券的不对称相关性特征,黄金成为优化投资组合的关键工具—当股票下跌时国际金价表现更好,当股票上涨时国际金价波动相对平缓。
10月9日国际金价出现回调,主因包括短期技术性调整需求、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,以及中东局势出现转折导致避险情绪降温,叠加美联储理事表态对降息持谨慎态度。回调属正常现象,而非牛市转熊的信号。站在历史高位展望未来,国际金价仍具备上涨空间,但短期需警惕阶段性波动风险,整体呈现“长期看涨、短期震荡”的格局。
一是地缘政治的“不确定性溢价”将持续存在。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的火药桶远未拆除。任何一场主要冲突的升级或新的危机爆发,都可能将国际金价推向新的高度。在“黑天鹅”事件常态化的时代,黄金的避险溢价有望持续存在甚至扩大。
二是央行购金的“持久战”远未结束。“去美元化”是一个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战略进程。只要这一战略方向不变,全球央行对黄金的刚性需求就会为市场提供一个长期、稳定的“买方力量”,持续吸收市场浮动供给,系统性地推高国际金价重心。
三是货币政策“转向交易”的宏大叙事。一旦美联储的降息周期真正开启,将成为国际金价上涨的又一强大助推器。降息意味着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显着下降,同时潜在美元走弱将从汇率渠道利好国际金价。市场目前仅在“预期”降息,当降息“落地”并形成趋势时,国际金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主升浪。技术面上,突破4000美元/盎司这一关键心理和技术关口后,上方阻力变得稀疏,市场看涨情绪将得到极大鼓舞。下一个关键目标可能在4200~4300美元/盎司区域,而一旦有效站稳,向4500美元/盎司乃至5000美元/盎司发起冲击也并非天方夜谭。
温馨提示:具体操作请关注手机mt4软件,市场瞬息万变,投资需谨慎,操作策略仅供参考。